铁路信息化

发布时间:2011-12-17   阅读次数:2951  

关闭

电气化铁道分区所微机保护装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郑州铁路局

起 止 时 间 :19961月~199712

鉴定证书编号:铁道部技鉴字[1999]014

电气化铁道分区亭线路保护装置采用微机方式实现,解决目前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存在的以下问题:

①消除在接触网故障时分区亭保护装置的延时动作现象;

②完成一次自动重合闸的检压、位置记忆等功能;

②完成母线电压自动选择功能;

④开发通用于普通接线、四角形接线方式的保护软件;

⑤进一步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研制的分区所微机保护装置采用通用机箱、插件结构,装置由电源插件、CPU插件、模数转换插件、开关量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出插件、交流输入插件、信号插件、控制插件、打印机插件等组成。

目前,在复线电气化铁道的分区亭中,只有两个并联断路器,主接线及保护均比较简单。为使故障自动切除及切除以后的自动恢复,需要装设继电保护及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其保护装置通常采用简单的电流保护,成本较低,但当故障发生在变电所附近时,变电所保护跳闸前,由于流过分区亭的电流较小,不足以使电流继电器动作,因此,只有等到变电所保护动作后,分区亭才能断开故障线路,即通常所说的“延时动作”。据统计,在部分区段“延时动作”可以达到25%

延时动作会使无故障线路短时失电,并使无故障线路的断路器多动作两次(一分、一合),影响了安全可靠供电及断路器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阻抗继电器,但解决到何种程度,取决于阻抗继电器的性能(主要是精工电流指标)。据计算,使用电磁型继电器,可以将“延时动作”现象减少到10%;采用晶体管型阻抗继电器,可以减少到5%;若采用微机型,则可以减少到2%,相当于从变电所围墙以外的故障可以全部消除“延时动作”现象。

当分区亭采用“四角形接线”时,由于增加了越区断路器(以前为隔离开关),此时的保护动作逻辑及重合闸起动逻辑有很大的变化,使用普通的继电器逻辑较难实现。此外,由于分区亭一般只在对角侧装设两个电压互感器,不装设电压互感器的两侧线路的阻抗计算使用的电压来源的选择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鉴定的微机保护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装置已在陇海线、宝成线改造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