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17 阅读次数:7004
2004年全院获奖科技成果一览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获奖人员 |
1 |
青藏铁路施工及运营期间劳动卫生与保护、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研究所、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阴瑞、朱桐春、赵恩金、杨宝元、阮志刚、施红生、任安绚、王智勇、余绍水、龚泰石、刘京亮、李晓波、丁守全、况成明、贾建厚、叶玉华、赵亚林 |
2 |
铁路内燃机车多级四代油的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天津日石润滑油脂有限公司 |
王丹、李卫东、刘宏业、马根学、刘荣纯、李更新、桑玉章、张继英、郭宝茹、刘洪胜、单德兴 |
3 |
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 |
陈小川、陈学光、王倩、王牣、蒋先国、高仕斌、马千里、陈维荣、崔校玉、熊列彬、姜春林、钱清泉 |
4 |
120km/h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广州铁道车辆厂、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同济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 |
王家模、谢东任、侯卫星、史蕾、姚幸祥、刘国丰、陈传燕、李海贤、欧阳仲志、沈宏波、冼耀良、王永年 |
5 |
D09-32型连续式捣固车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铁科院 株洲电机所时代电子公司、戚墅堰、广铁(集团)公司 |
何姗、宋慧京、王建宏、翁敏红、徐绍山、王敏、任延军、高春雷、李石平、夏青顺、熊文辉、沈德明(高春雷、陆亦群、吴和山、徐其瑞、伍山峰) |
6 |
高锰钢辙叉与钢轨闪光接触焊的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燕山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 |
徐安友、张福成、王柏重、杜国伟、曹桂林、史玉杰、鹿广清、吴向军、李凤俊、张明、孟祥洪、陈英杰 |
7 |
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的测试及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中心、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
徐正利、杜旭升、高树允、卢渝、赵连祥、陶德高、李文建、王小敏、王继廉、刘玉庄 |
8 |
铁路小站计算机售票系统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马钧培、张家锋、李锋、刘强、尹长明、陈光伟、张振利、郭洪军 |
9 |
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强化以及处理试验研究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所、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
侯世全、杨德伟、宋晓明、王应林、陈方荣、吴刚、张汉英、李克皋 |
10 |
RD2车轴卸荷槽部位腐蚀原因的深入研究及防腐对策 |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 |
刘学文、邢丽贤、王夕明、刘会英、郭灵彦、杨松柏、邹定强、郑伟生、刘新明、宋子濂、林吉忠 |
11 |
京山线沙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
首届欧维姆优秀预应力工程设计奖 |
优秀奖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局 |
牛斌、马林、殷宁俊、杨梦蛟、胡大新、高芒芒、萧有成 |
12 |
大尺度新型桥墩局部冲刷墩形系数研究 |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齐梅兰、王国华等 |
13 |
查询应答器系统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沈阳铁路局电务处 |
杨志杰、钱路路、赵海东、郑升、王喜军、徐宁 |
14 |
GCU-100HBC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北京华横新技术开发公司 |
李世林、姜会增、周用贵、程伟、陈福平、屈文安 |
15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综合设计技术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专业设计院 |
|
16 |
深圳市百货广场大轴力桩基托换技术研究 |
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深圳分院 |
赵有明(13) (共1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