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工作一:北京大兴机场线动态综合测试

大兴机场线是我国首条设计最高速度160km/h以及采用刚性接触网方案的城轨线路,为保证其按进度安全开通运营,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动态检验和质量把关。

在院主管领导的指导下,院集团公司城轨中心充分发挥城轨平台作用,牵头组织机辆所、铁建所、通号所、基础所、信息所等各单位对大兴机场线开展了动态检测工作。项目于2019年3月初正式启动,在不具备综合检测列车使用的条件下,项目组认真钻研并攻克了在运营电客车上安装多专业检测设备的技术难题,结合城轨项目特点,全面优化了大兴机场线系统间的联动关系,促进了车-线-网的协同工作,借鉴高铁联调联试模式,研究制定了城轨动态检测一系列规范化文件,为动态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历经半年多时间,于9月中旬圆满完成初期运营前检测工作。

动态检测工作的实施,成功将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等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测试装备和方法推广应用至城市轨道交通检测上,成为了进一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的有效手段,是我院铁路技术向城轨领域转移转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为我院全面进军城轨行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动态检测工作为大兴机场线实现安全、舒适、高效的客运服务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赢得业主高度认可。动态检测期间,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与北京市交通委相关领导专家实地考察和指导了北京大兴机场线动态检测工作,充分肯定了大兴机场线初期运营前动态检测工作是对交通运输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的贯彻落实,并予以高度评价,其作为城轨安全评估的成功实例,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估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亮点工作二: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验收阶段,缺少在列车运行状态下的车辆与轨道、供电、通信、信号等系统间的联动功能动态测试与检验,容易导致一些与行车直接相关的安全隐患和系统间接口匹配问题不易识别。因此,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立项研究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2019年2月,院集团公司城轨中心牵头组织院内相关单位,并协同北京轨道建管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承担了该标准的编制任务。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是依托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标准研究与起草的同时,城轨中心陆续在北京、西安、深圳、无锡、呼和浩特、杭州、合肥、贵阳、沈阳等多地地铁线路开展动态检测工作,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为标准的制定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本标准在城轨轮轨关系、弓网关系以及车地无线传输检测内容和评价方法方面独具特色。标准起草期间,多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与评审会,对标准制定进行了全面把关,有力地保证了所编制标准的先进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

本标准的制定对进一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我院动态检测技术和装备在城轨领域中的转化应用,成为开拓城轨市场的又一有力手段。本标准于2019年12月中旬顺利通过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标准送审稿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指出,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标准的空白,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验收体系更加完善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