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郑州地铁
灾后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
9月12日
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城郊铁路一期恢复载客运营。
9月15日
郑州地铁2号线二期、4、5号线恢复运营,郑州市轨道交通专项安全评估工作阶段性取得成功。
由铁科院咨询公司技术专家组成的“郑州市轨道交通恢复运营安全专项评估项目组”,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项目组发挥领域综合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坚持在一线奋战40余天,与郑州人民守望相助,风“豫”同“州”。
紧急之际奔赴郑州
7月20日,特大暴雨侵袭郑州,导致郑州地铁全网停运,大量区间设备损失严重,郑州市交通压力剧增,市民出行受到极大影响。为安全、快速地恢复郑州地铁线网运营,受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铁科院咨询公司承担郑州地铁灾后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驰援刻不容缓。7月24日,咨询公司党委迅速行动,立即组建项目攻关团队,由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程永谊挂帅,召集党员吴方林等7名技术专家,从北京、西安、无锡、成都、沈阳等地,第一时间赶赴郑州。
暴雨如注,高铁、航班停运,他们排除万难,抵达郑州后的当日下午,便前往郑州地铁开展前期对接工作,制定初步工作方案。与此同时,迅速组织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青岛、南宁、石家庄、常州等城市的19名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于7月25日集结郑州,开展郑州地铁评估前摸底工作,全面了解地铁总体受灾情况、设施设备毁损情况。
开启高强度工作节奏
郑州地铁灾后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为全国首次,编制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恢复运营专项安全方案任务极其艰巨,相关参照标准、规范及实际要求必须全面、准确。
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程永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深入现场踏勘,晚上组织集中研讨,按照“一线一案一站一策”指导精神,最终形成《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方案》。主要引用标准133项,有针对性地提出256条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其余线路的安全评估方案编写。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顺利推进,项目组成员紧锣密鼓地与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和地铁公司就评估准备工作开展充分讨论和交流,包括进水点排查、结构检测、毁损设备设施恢复验收、单系统测试和联动测试、空载运行、恢复运营总体保障方案等。
又遭遇了疫情困扰
8月4日上午,郑州地铁1号线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启动会刚刚召开,下午郑州新冠疫情又有了新情况。项目组不敢丝毫松懈,继续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对郑州地铁2、4、5号线等线路评估方案进行讨论、编制。
由于疫情和同期其他地铁遭受水灾,部分专家不得不暂离郑州,在新的目的地接受隔离期间,依然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帮助项目组开展工作。
坚守郑州阵地的团队成员,则白天踏勘现场,晚上完善方案。尽管条件艰苦,团队成员坚持困难面前不退缩,咬定青山不放松,克服重重苦难,加强协作配合,经过10多天的拼搏奋战,至8月21日完成了对全线网设备设施受损、恢复、调试的核实工作。
顺利完成安全评估
风雨之后是彩虹,1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赢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项目攻关团队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8月22日至9月3日,组织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西安、南京、青岛、石家庄、厦门、无锡、南通、南宁、呼和浩特、郑州等城市的29名城市轨道交通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现场评估专家19名,远程专家10名),对郑州地铁1、2、4、5号线和城郊铁路一期进行恢复运营专项安全评估。
内容包括进水总体情况、设施设备恢复、空载运行、系统功能核验、系统联动测试、设备设施维护、安全应急管理准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卫生防疫、防汛专项等。
9月3日,经现场复核,所有恢复运营前必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城郊铁路一期具备恢复运营条件。
巍巍二七纪念塔
守望郑州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铮铮“二七精神”
在激荡百年的钟声中指引航向
评估工作结束后,项目组一行来到二七纪念塔参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革命经典,领会“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二七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