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皓 研究员,院控专业技术岗位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噪声振动影响及控制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铁集团科研计划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研究项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基金/创新基金研究项目、财政部施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行业标准编制,联调联试(环境噪声、振动及声屏障测试),大型交通类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声屏障声学设计等技术工作,在国内噪声及环保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较高的知名度。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参加科研开发项目近3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项,其他奖励4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标准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培养后备人才多人。 2019年起任铁科院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载运工具及材料分委员会委员,铁科院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
陈泽昊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生导师,院控专业技术岗位主任工程师,毕业于山东大学,长期从事与环保有关的评价、监控、监理、科研等工作。 多年来,主持及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项,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局级等其他奖励6项;参与并担任多个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保总监,如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川气东送、拉林铁路等;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得中国铁道学会优秀论文。多次被选为国家环评中心、西藏自治区环评中心、铁路勘察设计招标(环保)专家库成员。 |
|
姜海波 研究员,技术审查部主任,院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院控专业技术岗位主任工程师,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专家。 长期从事铁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科研,建设项目环水保技术评估工作。曾主持多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工作。在国内首次自主开展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理工作—青藏铁路建设中作为现场环境监理负责人,克服高原恶劣自然条件,深入一线,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的草皮水沟工法在高原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恢复效果。主持了京雄高铁等百余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估,为国铁集团绿色铁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主持国铁集团、铁科院等重点课题4项,参加课题2项,主持中日韩课题1项,获省部级奖2项,发表论文8篇。 |
|
刘兰华 研究员,博士,环保所副总工程师兼环境项目部主任,首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院控专业技术岗位主任工程师。 长期从事铁路及轨道交通领域噪声与振动基础理论及控制技术、高速铁路噪声与振动试验及测试技术、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重大课题4项、重点课题14项)。先后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环保奖与科技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5项,局级等其他奖励1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获得中国铁道学会优秀论文。协助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先后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现为中国铁道学会环保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噪声防治委员会委员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