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9 阅读次数:1481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京沪高铁——一条旅游“黄金线”
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周岁生日。这一年间,京沪高铁线上共开行列车56614列,运送旅客超过5259.5万人次。记者6月29日在京沪高铁沿线采访时发现,高铁车站客流集聚辐射效应,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发展。
京沪高铁开通营运后,上海虹桥站日均客发量不断提升。上海虹桥站副站长叶萌介绍说,2010年7月1日开站之初,车站日均客发量约在2至3万人。而现在,车站日均客发量达到10万人,最高曾达到16.29万人,成为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高铁客运车站。
京沪高铁巨大的客流量带动了沿线周边城市的商贸、旅游的发展。比如,京沪高铁的开通,让安徽人民3小时进京的梦想得以实现。而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山东省旅游业的促进最为明显。据山东省滕州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高铁已成为该市市民出行的新选择。同时,大批游客乘高铁来滕州旅游。2011年,滕州市共接待游客808.8万人次,增长38.3%;实现旅游收入39.6亿元,增长22.2%。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滕州共接待游客29.5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收入513.2万元,同比增长25.2%;星级酒店入住率达75%。
山东曲阜原来只有一个一天停不了几趟车的小火车站,京沪高铁开通后,一下子进入了北京、上海两座大城市的2.5小时生活圈,对一个县级市来说非常难得。据该市几家主要旅行社的统计,京沪高铁开通后,到曲阜、泰安旅游的游客增长了40%,且都是消费能力较强的高端客流。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认为,京沪高铁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是一个需求旺盛的中高端旅游市场。从市场结构方面来说,京沪高铁主要带来高端消费群体,促进高端商务旅游率先发展;空间距离感的缩短,带动周边省市会展旅游和短程旅游增长;而高铁出行时间的缩短,使游客能节约更多时间花费到旅游产品上,进而推动深度游发展。京沪高铁的纵深覆盖,为旅游企业重新打造和延长旅游线路、优化组合旅游产品创造了条件。
地处京沪高铁中段的江苏省徐州市更是从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中尝到了“甜头”。徐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侯玉忠介绍,“京沪高铁的顺利开通使得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缩短为3小时内,使得来徐州旅游的潜在客源大大增加。”该市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2亿元,使得徐州旅游一举跨入江苏省前列。
徐州市云龙区发展经济局党委书记魏贤达说,京沪高铁的通车,加强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作用,使徐州既能接受长三角先进技术与市场理念,又能充分享受京津冀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也为苏南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昆山,外来人口聚集,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京沪高铁和沪宁高铁开通后,昆山当地企业、政府与外地之间的商务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商务流、观光旅游流已成为昆山南站客流增长的新亮点。2012年1月至5月,该站安全发送旅客逾221万人,同比增长20%,高铁线变成了“黄金线”。
(《经济日报》 201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