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7-04-17   阅读次数:70511  

[关闭]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为促进学术交流,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课题,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工作者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同时鼓励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联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开放运行专项经费的作用,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工作。

一、实验室简介

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5月14日通过科技部批复建设,2012年11月20日通过科技部验收,主管部门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依托单位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重点实验室是为建立高速铁路轨道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提升行业科研水平、把握行业科技创新主导权而组建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建设目标是瞄准国际最先进的高速轨道技术,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研发环境,发挥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实验研究等多重功能,全力开展高速轨道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使之成为高速铁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搭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的综合研究实验平台。

重点实验室拥有轨道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和隧道、工程材料、数值模拟5个试验平台,具备较为完善的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研究单元包括无砟轨道、有砟轨道、高速道岔、无缝线路、桥梁结构与振动、高速路基结构、高性能混凝土和沥青砂浆弹性材料等8个研究单元。

实验室现有装备149台(套),总价值约4808万元,单价5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9台件,全部对外开放,可进行轨道、桥梁、岩土及工程材料相关性能试验;近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近200项科研课题,包括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研究。具体试验功能和研究内容可实地考察或电话咨询。

实验室建立了开放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开放合作为基点,通过多种途径,在不同层次上做好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含联合培养)工作、博士后进站工作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合作研究工作。

二、申请指南

1、2017年度开放课题主要资助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重点项目2项:

(1)高速铁路轮轨系统动态参数对轮轨磨耗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高速铁路轮轨动态相互耦合关系及轮轨系统固有共振特性;2)研究钢轨波磨和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形成的主要参数;(3)研究无砟轨道结构参数对钢轨波磨和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影响。

(2)基于铁路运营条件的钢-混组合梁关键构造传力特征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适用于铁路钢-混组合结构的连接构造分析;2)铁路钢-混组合结构不同连接形式的受力特征研究;3)钢-混组合结构的连接构造界面传力分析;4)钢-混组合结构的连接疲劳性能研究。

一般项目6项:

(1)研究方向1:涂层材料与潮湿混凝土界面粘接力提升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混凝土基底潮湿程度对涂层成膜和粘接的影响规律;2)研究长期潮湿服役环境下的涂层粘接破坏及失效机理;3)研究涂层与潮湿混凝土基面粘接力提升机理及措施。

(2)研究方向2:聚氨酯固化材料损伤动力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聚氨酯材料力学响应、力学性能与结构特征演变规律;2)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聚氨酯-道砟固结体力学响应、力学性能与结构特征演变规律;3)研究长期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损伤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3)研究方向3:高速铁路近轨区域列车风压场分布规律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高速列车作用下列车底部风压场分布规律研究;2)高速列车作用下轨道板表面风压场分布规律研究;3)高速列车作用下防护墙附近风压场分布规律研究;4)防护墙高度对近轨区域风压场分布的影响研究

(4)研究方向4:泥岩膨胀机制及发展规律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泥岩吸水膨胀过程中的水分迁移状态分析;2)泥岩膨胀过程中的结构状态分析;3)泥岩膨胀过程试验与发展规律分析。

(5)研究方向5:沥青混凝土层与轨道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及服役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 温度荷载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受力变形特性研究;2)列车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结构动力性能及蠕变特性研究;3)沥青混凝土层与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接触关系研究;4) 沥青混凝土轨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及耐久性评估。

(6)研究方向6:高速铁路路基长期沉降变形规律与预测评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路基长期沉降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2)路基长期沉降变形模拟与发展规律分析;3)基于数据反演和结构计算的沉降变形预测评估技术研究。

2、开放课题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预算为20~40万元, “一般项目”预算为5~20万元,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或其它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可申请。申请者作为课题主持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没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需要有两名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申请人的合作者必须为实验室固定人员。

3、开放课题的研究期限一般为1~2年,对实验周期较长或出现特殊情况的项目,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可延长一年。具体申报要求请参考《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附件1)。

4、申请采用网上下载中文申请书方式,申请者通过铁科院网站主页(http://www.caramengetahui.com)登录“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申报”下载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2)。

5、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为2017年5月31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签字盖章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四份(附申请书电子版)统一提交到重点实验室管理部。

6、重点实验室会将审核结果在2017年8月15日前在微信号“carstjs”公布,并将通知申请方。通过最终审核的申请将由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执行。

三、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铁建所324室

邮政编码:100081

联 系 人:蔡超勋

电    话:010-51849195  13581827580

传    真:010-51849087

电子邮箱:tagerocai@163.com

微信公众号:carstjs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