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4 阅读次数:3593
铁建所成功举办
铁路工程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天然河砂资源短缺以及河砂限采政策的实施,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尤其是西部山区铁路工程的建设。为解决日益枯竭的河砂资源和铁路建设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铁科院立项开展“面向铁路工程结构的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2016YJ027)的研究。
为推动机制砂在铁路主体结构混凝土中的应用,满足我国铁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和机制砂混凝土科研课题的研究情况,2017年4月18日,“铁路工程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技术交流会”在贵州省福泉市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铁道建筑研究所和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由铁建所胡所亭副所长主持。来自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沪昆客专贵州有限公司,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公路局,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成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一、二十局,水电九局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针对机制砂的特点以及机制砂混凝土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性能调控技术的报告,提出了选择性吸附技术、缓控释放、触变和黏度调控等创新技术途径来实现机制砂混凝土的高施工性能。
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从骨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贡献和作用机制出发,提出了不同于天然河砂的高品质机制砂生产、评价和应用的新思路。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主编、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杨长辉教授针对重庆地区天然骨料特细砂的特点,结合重庆渝澳大桥、涪江三桥等重大工程,介绍了机制砂混凝土在大跨度桥梁中的应用。
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改新教授级高工依托水工大坝工程,介绍了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案例与经验教训,阐述了骨料品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世龙介绍了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在贵州地区高速公路应用的工程案例及其贵州省机制砂混凝土标准规范。在高品质机制砂生产方面,南方路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吴正德部长介绍了智能化生产高质量机制砂及生产信息化技术,贵州成智重工朱东敏董事长介绍了高品质机制砂的属性及其生产工艺装备技术。
与会代表就机制砂混凝土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充分交流,肯定了铁路行业在我国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引领作用,并认为铁路行业所提出的机制砂生产信息化控制技术是从源头上规范机制砂生产与高质量应用的创新思路。
会议同期,举办了“面向铁路工程结构的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课题推进会,课题参加单位研讨了在机制砂生产、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机制砂混凝土结构性能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机制砂生产信息化控制、机制砂混凝土预制构件等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