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8 阅读次数:3663
我院三个项目荣获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4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6年,共有180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27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93项。我院推荐项目荣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获奖编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
2016交-2-001 |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王瑞、熊杰、张翠兵、王彤、张德强、包云、武明生、沈敬伟、李亚群、陈中雷 | 二等奖 |
2016交-3-002 | 铁路手机售票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王富章、朱建生、王明哲、单杏花、邢国军、游雪松 | 三等奖 |
2016交-3-001 | JW-ITSM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沈海燕、张锦超、郭洋洋、王龙、钟剑、李纪铀 | 三等奖 |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软件界面
该成果属于交通运输及安全领域。成果研发了实现高速铁路大风、暴雨、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等灾害监测全方位一体化监测和铁路局中心互联互通技术的系统。主要创新点有:全面规范了铁路灾害监测的管控模式以及数据和服务等接口标准,实现了灾害监测系统之间、与路内外相关系统、与相关铁路局中心系统的信息共享技术;首次提出了应用于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现场监测系统的检测、标定和试验技术,拥有成套的设备检测、标定环境和技术,以及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联调联试方法。
成果于2010年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大风监测,2015年成功应用于“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及高铁关键装备研发试验工程”项目。成果所形成的联调联试技术,已完成对全部已开通的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的联调联试工作。
铁路手机售票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手机12306APP界面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手机上网办理火车票购票业务已成为新的购票模式,成果为手机用户建立了涵益Android和iOS两个主流平合的铁路手机售票系统。主要创新点有: 系统将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应用到铁路客票销售中, 优化界面交互设计,提供了便捷的购票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利用反向代理等技术,设计专用售票协议、支付协议,提供了稳定的访问性能;应用客户端反编译安全控制、访问行为控制以及协议加密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性,有效解決了互联网插件和各种刷票软件带来的问题;使用跨平台开发技术和自动更新技术,很好地满足了铁路售票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该成果得到了大量用户的使用,装机量超过1.6亿部手机,日活跃用户达700万以上,日常售票量占全路总售票量的36%,成为第一大售票渠道,极大方便了旅客购票,有效缓解了车站售票压力,提高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是铁路客运服务模式的重大创新。
JW-ITSM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JW-ITSM运维综合管理平台框架图
该成果属于交通运输及安全领域。成果针对铁路信息系统故障频发、处理效率低、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建立了一个标准化、智能化铁路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和支撑平台。主要创新点有:搭建虚拟服务台,实现资源封装、业务隔离、信息共享、集中展示和统一管理;流程引擎技术实现工作流自定义、灵活配置,满足个性化需求;建立统一知识库管理,实现知识共享,提高类似故障的处理效率;制定完整统一资产配置库标准接口,实现资产配置档案图形化管理,故障快速定位、及时响应;使用PDA移动运维,可追溯历史轨迹;基于MRO体系架构和BOM模型,动态追踪,故障预警,实现远程维护;首次采用富客户端技术,实现跨浏览器、跨平台的解决方案。近三年,平台已在铁路总公司信息化部、路局信息所、站段信息科推广应用,全路推广的信息系统已经有16个纳入了平台运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