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发布时间:2017-06-07   阅读次数:2328  

[关闭]

践行协同创新 助力行业发展
——铁科院通号所参建的长沙磁浮快线工程荣获湖南省科技创新奖

2017年5月18日下午,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集中表彰为推进湖南省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实践者。会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以“创新”为主题发表了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向力力分别宣读表彰决定。其中我院参建的“长沙磁浮快线科技工程成套系统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项目,不负众望荣获了湖南省科技创新奖。

长沙磁浮快线是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面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信号控制系统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几乎没有以往的项目经验可循,照搬国外技术方案更无可能。作为信号系统核心装备研制单位,我院通号所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了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立足既有技术基础和自主创新,重点突破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测速定位、抗电磁干扰增强型应答器设计、关节梁平移式道岔控制、道岔终端防护模式等一系列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信号控制技术难题,最终打造出满足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营要求的信号系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如期交付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TC-I(CF)型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

2016年5月6日,长沙磁浮快线顺利载客试运营,迄今为止已经平稳运营一年多的时间,安全开行列车近四万列次,累计发送旅客近三百万人次,先后有包括新加坡、奥地利、德国、巴西等35个国家以及北京、上海等30余个城市组团前来交流考察,产生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中低速磁悬浮运营线。它的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四个掌握磁悬浮列车系统设计、研发、建造、运营全产业链条的国家之一。

长沙磁浮快线开通以后,我院通号所项目团队丝毫没有懈怠,与用户单位积极沟通,协同攻关,平稳推进ATO自动驾驶系统升级方案相关技术测试与验证工作。2017年4月27日,长沙磁浮快线ATO升级方案顺利通过行业专家技术评审,专家组对在国内首次基于非接触式多模组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中低速磁浮列车ATO精确定点停车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ATO工程化实施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我院通号所项目团队将继续围绕长沙磁浮快线ATO升级工程实施、中速磁浮信号控制技术深化研究等项重点工作,与兄弟单位一道,在规范编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继续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务实合作,为实现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