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发布时间:2023-06-16   阅读次数:2474  

[关闭]

第四届“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记录新时代,奋进新征程。5月31日上午,第四届“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在铁科院文化宫举办。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中国铁路记协持续推动铁路新闻舆论工作提质增效,精心组织“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按广播电视、融媒体、文字、图片四类传播形态,集中发布2022年度铁路题材优秀新闻作品,部分优秀作品作者代表分享采访报道体会。

发布展示优秀作品
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5月31日,铁科院集团公司文化宫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第四届“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屏幕上集中呈现的十佳作品、优秀作品,受到现场嘉宾的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第四届“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征集推荐工作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和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并按标准推荐申报了2022年度创作传播的铁路题材新闻作品1557部。经过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影响力评价和综合评估,166部“铁字号”精品力作脱颖而出。

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新时代十年中国铁路的伟大成就,忠实见证了国铁企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示了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力激发了铁路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这些非凡成果的背后,也都闪耀着铁科人踔厉奋发、顽强拼搏的身影。

——“非凡十年”生动反映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铁成为闪亮名片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十年,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辉煌,铁科院作为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参与,笃真求卓,在铁路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重要的铁科力量。2022年在新华社《自主创新炼成中国高铁名片》,央广《铁路这十年: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铁路这十年:“客运提质”助力百姓出行更美好》,人民铁道《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铁路这十年——铁科院集团公司篇》等系列报道中,从科技创新的视角积极展现铁路十年科技创新成就,深情记录铁科人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坚实足迹。

——冬奥列车平稳运行,为中外宾客提供了优质服务。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重点专项,聚焦旅客智能出行、高铁运营安全、人文冬奥服务三大目标,研发12306多语言APP、中英文自动售票机;实现刷证刷码检票乘车、刷脸无接触出站应用;打造奥运直播间和媒体车厢,提供高速列车上5G赛事高清转播和手机智慧观赛……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高质量的现代化铁路运输服务保障。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奔驰不息,沟通中外。

2022年8月18日,《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铁科院集团公司为起草单位之一),是国家首个中欧班列发展报告。建设中欧班列信息集成平台,上线门户网站,打造中欧班列信息数据发布、境内外全程物流业务受理、客户服务的重要窗口。

——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吸引世界目光。

技术牵头研制雅万高铁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组建保障团队开展试验运行,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第十七次峰会期间进行技术展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高铁的亮丽名片。承担雅万高铁全过程监理咨询,提供高性能混凝土、CRTS III型板、钢筋本地化等科研支撑,提供钢轨焊接成套装备供应及技术服务工作,为雅万高铁建设保驾护航。

——新成昆铁路、郑渝高铁、银兰高铁全线贯通,沿线各族人民群众欢欣鼓舞。

充分发挥科技保安全作用,2022年高效完成郑渝、济郑、银兰、京唐等新建高速铁路,以及渝万等标准线建设共计22条线路3987公里检测任务,累计开行各类检测列车16367列次,检测试验里程78.1万公里、运行试验里程123.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圈,为全国铁路网建设、实现振兴发展和交通惠民贡献科技力量。

——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步履铿锵。

牵头组织京广高铁京武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动态检测,调集4列综合检测列车、208名检测人员,针对10个专业、242个项目开展现场检测,累计开行试验列车341次,检测里程7.33万公里,为常态化达速运营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

这些作品,是2022年度成千上万部铁路题材新闻作品中的精品力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分享采访报道体会
增强讲好故事信心

“大凉山演绎着钢铁动脉的温暖”“大渡河流淌着永不干涸的故事”“我们也将忠诚地记录历史、见证发展、拥抱未来”……伴随着一帧帧列车疾驰、旅客露出幸福笑脸的画面,西南铁道报三代记者接续讲好新老成昆铁路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复兴号高速交会试验是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环节”“我们用镜头将这场速度与精度的较量定格在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史册上”“这是中国高铁科技自立自强,用‘硬核’实力领跑世界的充分体现”……铁科院集团公司获奖作者代表吴桐,动情讲述CR450科学试验创造出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交会速度世界纪录的奋斗故事,展示铁科院集团公司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台上,他们分享着难忘的采访瞬间;台下,嘉宾们听得认真专注,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接续奋斗的传承,深受鼓舞。

如火如荼的铁路建设、世人瞩目的中国高铁、奋斗圆梦的感人故事……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深入基层,亲历、见证、记录着波澜壮阔的铁路改革发展历程。发布活动特别邀请中央、省市、铁路媒体和铁路宣传干部代表分享采访报道体会,为更好地讲好铁路故事搭建起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面》节目于去年推出《夏健:我在印尼建高铁》,专访了远在印尼的雅万高铁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夏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发布活动现场,《面对面》节目主持人古兵以夏健“自信的笑容、坚强的笑容、幸福的笑容”3个小故事,分享了此期节目背后的采访故事。“走出去的不仅是中国高铁、中国标准,还有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古兵感叹道。

“‘米’字初建成,儿女正长大,家国共成长,民族在复兴,一切都充满着朝气和希望。而我将继续带着责任和使命,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河南日报记者董娉以《一粒“米”的成长》为题,倾情讲述10多年来与高铁的情缘,令人动容。

同筑冰雪梦,一起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列车暨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成功上线,惊艳世界。作为报道参与者,俄罗斯“网红”记者科佩索夫以及中国日报英国籍记者内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老挝籍记者彭岱纷纷登台,用不同的语言共同表达对中国高铁的喜爱以及向世界更好传递中国铁路声音的决心。铁科院信息所翻译团队胡颖、杜晓洁提供英语和俄语的交传翻译服务,用最专业的表现,展现铁科青年风采。

引起强烈共情共鸣
激发奋勇前行动力

“人民铁路为人民,安危冷暖挂心中。鹏程万里伴春风,再上新征程……”伴随着歌曲《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铿锵旋律,第四届“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圆满结束,在关心关注铁路新闻宣传工作的“朋友圈”和全路宣传战线引起积极反响。

铁科院集团公司推荐作品《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获图片类“十佳作品”,《赵红卫:“复兴号”大脑的文艺情怀》获广播电视类“优秀作品”。

“感人!活动办得一年比一年好!”“发布活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新闻业务交流机会,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学习借鉴。”“铁路行业是新闻的富矿,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把铁路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写得更加精彩!”中国记协、中宣部有关部门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媒体负责同志、记者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

优质的铁路新闻作品、鲜活的铁路故事也让铁路宣传干部备受鼓舞。从内地到边疆,从漠北到江南,从云岭到高原,广大铁路宣传干部纷纷表示,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要继续将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一线,讲好中国铁路故事,展现新时代铁路人良好精神风貌,为铁路事业鼓劲加油。

“铁路好新闻”优秀作品发布活动给大家增添了奋进力量。生动实践催生精彩故事。放眼万里铁道,铁路人的故事还将像钢轨一样朝着远方不断延伸。新征程上,关心关注中国铁路的广大新闻工作者正奋勇前行,不断增强“四力”,努力打造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铁路新闻精品力作,切实提升新闻传播效能,为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