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发布时间:2024-01-26   阅读次数:1191  

[关闭]

京张高铁开通4周年:智能助力冰雪旅游新篇章

冬日的阳光下,崇礼的雪质松软,各地的滑雪爱好者纷纷涌入这座冰雪之城,感受冬奥会的余温。“坐着高铁去滑雪”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京张高铁的“一票难求”让崇礼的冰雪经济变得更加火热。作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已经4年整,正在为冬奥后时代的冰雪旅游新篇章提供着有力支撑。

据统计,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从2020年全年发送旅客893万人次增加至2023年全年发送旅客2289万人次。旅客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尽享全程电子客票和行程信息服务,站内外一体导航,进站实名核验、信息查询、临时身份证打印等都启动“刷脸”模式,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在站台、电扶梯、进站排队、候车室等重点区域出现异常行为时,通过视频智能分析,会主动向旅客进行预警提醒,进一步保障旅客安全。一部移动终端,一幅客站孪生图,实现多业务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生产指挥效率。

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回顾京张高铁到底有多了不起。

它引领了铁路发展的方向

我国首条以时速350公里运行的智能高铁;

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连接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两个举办地;

数智化技术赋能高铁建造、装备、运营的实践者、先驱者。

它延续了筑路强国的荣光

110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被誉为“中国人的光荣”;

110年后,与老京张铁路实现地上地下立体交汇的京张高铁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的先河;

京张高铁开通当天,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它是智能高铁的先行者

创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新理论;

构建智能高铁新体系;

建成模数一体新平台;

开启智能高铁建设新篇章。

它是高铁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的集大成者

智能建造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位于长城地下102米,占地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为了不损伤长城结构,研发世界先进的微震爆破靶向控制技术,爆破震动仅相当于长城上游客跺脚那么轻微。

清华园隧道,穿越城市核心区4条地铁、7条主干道和88条重要管线;研发微沉降精细调控技术,实现外科手术级的精准施工。

智能装备

高铁自动驾驶,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综合节能达到7.77%,具有“自动发车、自动运行、自动停车、自动开门与防护、车门/站台门联动”五大功能。

智能牵引供电,自律运行、智能运维,故障自愈重构、自主恢复。

智能运营

智能客站,人员异常行为智能检测,站内温度、湿度、照度自适应调整,多业务多岗位计划一体化编制,旅客通行效率提升15%,节能降耗超18%。

智能调度,客运、动车、施工、机辆多专业计划协同编制,调度命令精准发布;列车运行计划智能调整,计划编制耗时缩短50%。

监测预警,轨道板裂缝识别精度达到0.5毫米,融合北斗的基础设施毫米级形变监测,与国家气象局共享数据实现风雨公里级实时预测,全方位保障高铁运营安全。

智能运维,基于BIM+GIS全生命周期管理,状态即时评估,风险超前诊断,性能长期保持,确保“硬币屹立不倒”。

2013年以来,乐动平台官网牵头,联合路内外相关单位组建智能高铁攻关团队,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铁路发展前沿、面向铁路运输主战场,以持续领跑国际高铁技术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温馨舒适、方便快捷、节能环保为目标,开展智能高铁的系列科技创新。依托京张高铁重大工程,融合数智化技术为高铁赋能赋智,历经十年攻关,首创智能高铁“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提出了“技术-数据-标准”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构建智能高铁大脑平台,突破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关键技术,形成中国智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被UIC采纳并向世界发布,开启世界智能铁路建设新篇章。

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国际铁路联盟(UIC)评价:“京张高铁是迄今为止铁路行业中的杰出人工智能实施案例。”

中国工程院评价:“首次构建了智能高铁体系架构,相关成果在京张高铁进行了示范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京张高铁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唯一詹天佑特等奖,也是我国首次获得建筑智慧国际组织(bSI)大奖的项目。

目前,智能京张成果推广应用到京雄、福厦等国内高铁,以及印尼雅万高铁等境外铁路,为“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智能高铁技术体系被国际铁道联盟采纳并向各国发布,为世界智能铁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智能高铁攻关团队踌躇满志,将牢记初心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勇攀世界铁路科技高峰,推动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为智能高铁持续领跑作出更大贡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