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05   阅读次数:1842  

[关闭]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6月2日,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铁科院集团公司举行,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系统领域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工程院何华武院士、岳清瑞院士,国铁集团总工程师叶阳升,铁科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辉,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中心,国铁集团科信部、工电部、建设部、工管中心、鉴定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以及来自铁科院、实验室相关人员百余人参加会议。

铁科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辉,国铁集团科信部网信安全总监刘大为,科技部重大任务与国家实验室司实验室体系处副处长李旭彦先后致辞。蒋辉向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颁发了聘书。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大、西南交大、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铁集团、铁科院等高校、企业单位的15位权威专家组成,何华武院士任主任委员,聂建国院士、岳清瑞院士、叶阳升研究员任副主任委员。

在本次会议上,各位委员围绕实验室定位、研究方向、目标任务等方面,对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了战略研讨和指导。大家一致表示,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要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瞄准世界铁路轨道技术前沿,汇聚全国优势资源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强化基础和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聚焦“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轨道系统”“高原极端环境铁路轨道系统”和“安全绿色智能铁路轨道系统关键技术”等研究方向,实现更多成果突破,为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提供强力支撑。

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建设科技强国战略部署,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国铁集团主管,铁科院集团公司建设,在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聚需求、优方向、调结构、补装备、强支撑”进行优化重组,而重点打造的轨道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

多年来,实验室聚焦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发展,牵头构建了中国高铁轨道系统技术参数和标准体系,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轨道系统轨下基础线桥隧变形控制关键参数和技术,自主研制了高速铁路轨道扣件系统、道岔、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等轨道系统等自主化关键装备,有力推动了高速铁路轨道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工程化应用,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2023年成功优化重组以来,实验室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工作,提报的“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轮轨系统耦合机理及能量场分布特征?”入选中国科协2023重大科学问题,牵头承担高原铁路、CR450科技创新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建铁路道岔实验室并顺利投用。

面向未来,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铁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实验室将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装备建设,凝聚创新合力,在打造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铁路重大工程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