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04   阅读次数:416  

[关闭]

铁科见证物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优秀文化,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铁集团、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共和国印记——人民铁路为人民”主题宣传活动。

铁科院集团公司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在深入研读院史的基础上,用好铁科红色资源,讲好科技创新故事,精心提报4项作品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策划拍摄《“黔滇铁路通车纪念”搪瓷缸》讲解视频,推荐院史馆讲解员杨爽入选“与共和国同行——铁路百佳讲述人”。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波澜壮阔的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复兴号所代表的中国高铁是最惊艳的一笔。从自主探索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创新,这是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诞生之路。

2012年,由铁道部主导、铁科院技术牵头、中车所属企业设计制造,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启动。2013年12月,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条件制定完成,为样车研发制造提供了基本遵循。

复兴号自主创新的征途上,通过联合创新攻关,成功突破运行阻力、能耗、噪声、平稳性等方面的一系列世界难题,攻克牵引、制动、网络、减振降噪、集群运维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绿色节能技术领先、持续广域安全运营、列车集群运维保障五个方面技术创新。

2015年7月1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铁科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拉开试验验证序幕。科研团队在两列动车组样车上布置了2500多个测点,完成静态、16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型式试验和互联互通功能验证。

随后,自2015年8月开始,原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铁科院、中国中车以及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近百家单位的2000余名科研人员,经冬历夏,不舍昼夜,在大西铁路原平西至太原综合试验段,完成67项型式试验、13项系统科学试验、12项关键系统及部件服役性能研究试验,累计开行列车1.6万多列次,试验总里程达100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赤道跑了25圈。

多种手段相互验证、多个目标循环优化,铁路科技工作者征服一座座技术“高山”。中国标准动车组运用考核一直持续到2016年10月,历时超过1年,总运行里程约61万公里。

2017年元旦刚过,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取得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至此,历经上万次仿真计算、地面试验和线路试验,由中国铁路工作者全力打造的“中国面孔”惊艳问世,其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性能表现出世界一流的卓越品质。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

这是一个响亮又有诗意的名字。它更是一个标志,铭刻着中国高铁自主创新之路走到世界前列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中国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人民生活新时空的美好愿景,寄托着中国铁路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和期盼。

CR400BF-J-0003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像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身披黄色飘带,具备世界领先的卓越技术性能,代表了我国高速列车技术的最新成就,当前承担着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指导养护维修的重要任务。

该车基于复兴号动车组平台打造,设计速度为350km/h,最高试验速度385km/h。车内检测系统由铁科院集团公司自主研发,居世界领先水平,检测性能能够全面覆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各项技术参数,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2年,在郑渝高铁,列车以时速403km/h(相对速度806km/h)进行隧道内交会试验;在济郑高铁,成功进行了时速435km/h(相对速度870km/h)的交会试验,交会时间仅0.86秒。这些试验不仅验证了列车的高速运行能力,也为CR450动车组研制技术条件参数的试验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 9月20日,满载科学试验的辉煌战绩,CR400BF-J-0003正式投入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序列,奔驰万里铁道线,为高铁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12306铁路客票系统

12306铁路客票系统全称为“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历经28年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客运服务的核心支撑平台,被列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日均售票量超过1300万,高峰日售票量达到2700万张、访问量超过2600亿次,其中12306互联网售票量峰值超过2500万,占全渠道售票量的80%左右,高峰日线上售票占比达到93%。12306铁路客票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

回顾其建设历程,最初可上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6年,原铁道部成立客票总体组,启动中国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第一代(TRS V1.0)的研发,标志着中国铁路售票开始告别印刷机和电话线,走入全新的电子时代。

得益于TRS系统沉甸甸的积累,12306铁路客票系统的发展自起步之时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2011年6月12日,12306网站成功售出第一张京津城际电子客票,9月开通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互联网售票业务,12月开通全国铁路普速列车互联网售票业务。自此,中国铁路客票系统正式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12306铁路客票系统彻底终结了旅客在车站彻夜排长队购票的现象,深刻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旅客可以享受“说走就走”的美好旅行生活。当前,12306团队以创新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供给为主线,以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能力开放、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综合票务服务平台,助力构建服务智慧、舒适便捷、旅客满意的客运服务体系,叫响中国铁路服务品牌,开启铁路智能时代。

95306货运平台

95306货运平台是中国铁路货运对外服务的统一窗口,开放、共享、共赢的社会物流协作平台,提供铁路货运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办理整车、集装箱、国际联运、物流产品等所有货运业务,是铁路货运内外信息交互的唯一通道。货主客户可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服务等实现全流程业务的网上办理。

铁科院集团公司以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货运系统事业部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承担95306货运平台设计研发、试点实施、运维保障等工作,积极开展创新攻关。为了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货主少跑腿”,建成一体化应用体系,让货主“全程业务一站式线上办理”;创新铁路货运组织技术体系,实施货运集中办理模式下95306深化服务应用,让货运“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透明”;创建基于“云原生、微服务、大数据、PaaS平台”的集中式、双中心双活大型复杂综合应用架构技术,以及铁路货运95306统一技术体系和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为货主带来“高品质便利化用户体验”。这一项项成果使得95306货运平台总体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5306货运平台是铁路货运服务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互联网+”战略在铁路货运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实践,彻底改变了多年来货主必须持单据、跑窗口的传统模式。未来,还将持续发挥“大平台”优势,以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助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速发展,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黔滇铁路通车纪念”搪瓷缸》讲解视频

与共和国同行——铁路百佳讲述人

杨爽,铁科院院史馆讲解员,对铁路史、铁路科技创新发展史以及科学家精神有着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她将这些历史故事生动地传递给听众,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铁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她的讲解语言流畅准确,情感真挚动人,凭借精湛的讲解技巧和对铁路红色文化的热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誉。在全路“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展作为、提质增效立新功’主题宣讲比赛”总决赛中,杨爽讲述《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