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15   阅读次数:495  

[关闭]

北京市工人先锋号:通号所深度自主化铁路信号核心设备研发团队

日前,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名单发布,乐动平台官网通信信号研究所深度自主化铁路信号核心设备研发团队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这是一支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队伍,他们以智慧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我国铁路信号设备的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中奋力筑起坚实的科技防线。

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开发调试

为了破解铁路信号领域“卡脖子”难题,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他们不断攀登高峰,攻克一个又一个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底层技术难关,自主研制基于国产芯片的铁路信号系统核心装备,并成功开展了现场试验和试点应用。

铁路信号系统是列车运行的中枢神经,对保障高速铁路运行速度、运行效率及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铁路已完成信号核心设备系统级、设备级和板卡级的自主化,实现自有产权、技术可控,但相关产品采用的部分关键芯片及元器件仍依赖进口。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通号所深度自主化铁路信号核心设备研发团队瞄准计算机联锁、轨道电路、应答器、车载ATP等铁路信号系统核心基础装备,以国产芯片替代为突破口,开展技术攻关战。

团队带头人赵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定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他带领下,团队成员在实战中磨砺成长,开展国产芯片替代技术研究、样机研制和试验验证技术研究,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实现设备层、关键部件层的自主设计开发,首次构建信号系统国产芯片信息库,对解决芯片的海外依赖,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自主可控,保障铁路运营及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自主化列控系统系列产品

面对技术保密、资料匮乏等挑战,赵阳带领团队广泛调研国内信创产业发展情况,与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国内芯片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团队成员搭建学习和实践的桥梁。他们还积极学习借鉴电力、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领域在国产芯片研究应用方面的经验,不断取长补短,消化吸收,提升自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2018年至2022年期间,面对重重挑战与艰巨任务,孙延浩、郑长宗、孙文哲等骨干勇于担当,肩负起项目管理工作。在紧迫的项目进度与错综复杂的研究任务面前,他们紧密协作,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按时交付高质量项目成果。

在设备研制紧要关头,研发骨干赵立志面对棘手技术难题,连着熬了两个通宵,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大幅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白帅负责地面设备的SIL4级安全认证工作,他精心对接认证流程,细致跟进每一步进展,将安全认证工作办得稳稳当当。

车载设备研发骨干王瑞,2021年末不幸遭遇右脚跟骨骨折的意外。当时正值设备安全认证的关键节点,尽管康复期间行动不便,但他以顽强的毅力,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把认证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按时取得了安全认证证书。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团队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2022年,他们成功研制出全套基于国产芯片的铁路信号系统核心设备样机,高质量完成实验室测试、第三方型式试验及SIL4安全认证等工作。这一路走来,团队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更锤炼了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铁军。

项目相关技术报告与安全认证证书

2023年底,项目顺利迈入现场试验的关键阶段,团队再次发挥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充分利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完备的试验条件,成功应对了试验安排紧张、试验车辆维修等困难。

赵阳多次前往试验现场,深入细致地掌握试验进展的各项细节,全力以赴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试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试验负责人禹志阳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科学编制测试案例,精心组织测试序列;试验主管郜新军带领测试团队昼夜奋战,确保试验工作安全有序与高质高效推进;在零下15度的深夜寒冬,郭亮、许明等技术骨干,身裹厚重防寒服,犹如冰原上的勇士,毅然坚守在试验现场,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项细节的测试工作中。尽管寒风刺骨,他们却无暇顾及,脸上写满了对试验的决心与专注。

2023年底,基于国产芯片的计算机联锁在平煤集团等地方铁路专运线上成功示范应用,标志着团队的研究成果真真正正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试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基于国产芯片的信号设备在现场试验和应用过程中运行安全稳定,各项功能性能均满足预期要求,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铁路信号核心设备的国产化自主可控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后续系统设备在干线铁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际市域铁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征程,通号所深度自主化铁路信号核心设备研发团队将持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铁路行业实际需求,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为中国铁路的自立自强与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