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片提供/杨东升、王璞 轨道事业部
为推进铁路道岔系统技术创新,提升铁路道岔设计、制造与运维技术水平,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铁路道岔设计、制造与运维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主办,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
卢春房院士为论坛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院士,铁科院副总经理、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副主任牛道安出席会议并致辞。
铁科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牛道安致辞
来自国铁集团工电部、科信部,中国铁道学会,铁科院集团公司,铁道出版社,铁一、二、四院,中国铁设,中铁设计,通号设计院,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北京、西南、兰州交大,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广州地铁设计院,中国铁物,中铁工业、山桥、宝桥,铁建重工,铁科装备,新铁德奥,奥钢联轨道公司,芜湖中铁科吉富,保定京铁,北京特冶,浙江贝尔,锦州薛铁,郑铁装备,武铁山桥,山西装备,江西日月明,汝州三佳,济铁工务等单位的代表和论文作者共188人参加会议。
会议聚焦铁路道岔行业发展热点,围绕铁路道岔简化统型与结构优化、400公里高速道岔关键技术、城轨道岔减振降噪、铁路道岔及部件适应性研究、道岔制造技术等主题,提出了铁路道岔高质量发展思路。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56篇,来自铁路道岔管理、设计、制造、研究相关的二十余家投稿单位,经论文评审专家组审议,评选出了优秀论文,包括一等奖12篇、二等奖12篇。经专家审阅筛选和指导修改后,推荐会议交流论文6篇。
张晓阳正高工作大会报告
王树国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会议期间,国铁集团工电部张晓阳正高工作了《新一代客货共线铁路道岔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针对当前客货共线铁路道岔存在问题,阐述近年来国铁集团开展的主型道岔产品统型与结构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国铁集团科信部高彦嵩正高工结合近年来国铁集团科研立项开展的道岔相关创新研究,做了《道岔主要科技创新成果回顾及展望》的学术报告,对道岔科技创新提出了展望。铁建所王树国研究员结合铁建所在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配套道岔的研究,做了《基于轮轨关系的高速道岔结构优化研究》的学术报告。基础所刘金朝研究员基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所采集轨道多源动态检测数据,做了《基于大数据的高速道岔伤损识别及状态评估技术》的学术报告。上海局吴文广正高工、中铁设计张东风教授级高工、中铁山桥林军科正高工、新铁德奥公司技术总监Paolo Sangiorgi、通号设计院刘振华正高工等,就道岔检修、减振设计、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转换控制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
论坛现场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中国铁路道岔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带来的强大动力必将继续推动中国铁路道岔专业的发展,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和提高,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本次会议,交流了经验、分析了问题、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铁路道岔行业相关产、学、研、用各家单位需携手同行,共创未来,坚定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入推进铁路道岔创新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观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走进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参观了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轨道结构实验部道岔实验室。道岔实验室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道岔专业综合实验室,拥有国际唯一的道岔区轮轨接触磨耗及疲劳实尺试验平台,在铁路道岔科研攻关、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初步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技术人员向参会代表具体介绍了实验室各功能区域及配套装备,重点展示了高速、重载、客货共线铁路、城轨领域的轨道结构及道岔等自主研发装备,并就高速铁路道岔实尺加载试验平台及岔区轨检小车进行了讲解和功能演示。
论坛合影